2017年,北京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新三板。
2016年,股權分置改革,更名北京首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2012年,優勢資源重組,成立北京首量科技有限公司。
2010年,北玻院成立五十周年,堅持科技創新,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。
2009年,成立“北京市光電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發基地”
2008年,完成搬遷工作,遷入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。
2001年至2006年,逐漸形成了人工晶體及器件、光學纖維及器件、特種玻璃和特種陶瓷涂層材料及制品、光學薄膜及制品、測溫元器件五個優勢科研方向。
2000年,北京玻璃研究院改制,由事業單位變更為企業單位。
1995年,北京玻璃研究所更名為北京玻璃研究院。
1978年至1995年,共完成科研項目200多項,獲各類科技進步獎百余項,其中國家級12項,部、市級38項。
1977年,順利完成“一號任務”中毛主席水晶棺光學鍍膜、粘接工藝及棺內光學照明系統。
1966年,國內首批成功研制了光纖導光束。
1960年,以北京玻璃廠中心化驗室為基礎成立了北京玻璃研究所。
2016年,股權分置改革,更名北京首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2012年,優勢資源重組,成立北京首量科技有限公司。
2010年,北玻院成立五十周年,堅持科技創新,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。
2009年,成立“北京市光電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發基地”
2008年,完成搬遷工作,遷入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。
2001年至2006年,逐漸形成了人工晶體及器件、光學纖維及器件、特種玻璃和特種陶瓷涂層材料及制品、光學薄膜及制品、測溫元器件五個優勢科研方向。
2000年,北京玻璃研究院改制,由事業單位變更為企業單位。
1995年,北京玻璃研究所更名為北京玻璃研究院。
1978年至1995年,共完成科研項目200多項,獲各類科技進步獎百余項,其中國家級12項,部、市級38項。
1977年,順利完成“一號任務”中毛主席水晶棺光學鍍膜、粘接工藝及棺內光學照明系統。
1966年,國內首批成功研制了光纖導光束。
1960年,以北京玻璃廠中心化驗室為基礎成立了北京玻璃研究所。